3月3日盘中,光伏龙头通威股份(600438)一度跌停,收盘下跌7.98%。盘后数据显示,沪股通买入7.61亿元并卖出6.29亿元,一机构席位买入1.98亿元,三机构席位合计卖出17.12亿元。
3日下午,记者致电通威股份证券部,公司回应称,“公司经营层面是正常的,资本市场的波动主要是受短期情绪影响,公司也没办法左右,只能尽力去解答投资者的来访电话。”
去年前三季度,通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16.8亿元,净利润33.3亿元,同比增幅分别为13.04%和48.57%。今年1月不少光伏上市公司业绩大幅预增,但通威股份并不在其中。
针对市场担忧的是否存在减值情况,通威股份人士称,并不清楚投资者是怎么想的,但公司经营是完全正常的,“这可能是一个短期的情绪错杀现象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,将硅料业务置于战略核心的保利协鑫加大了颗粒硅的扩产力度。保利协鑫大规模扩产颗粒硅是否影响到了市场对通威股份的预期?
对此,通威股份人士称,颗粒硅对公司没有影响。“硅料市场足够大,能够允许多种技术路线的存在,但我们觉得颗粒硅会少赚一些,因为它的成本原因,一直属于追赶者的角色。”
近期,硅料价格突破10万元/吨,带动产业链各环节纷纷提价,这一情况牵动了从业者的心。对于身处硅料、电池两个环节的通威股份而言,硅料涨价的影响更为复杂。一方面,硅料涨价让通威股份直接受益;但另一方面,公司作为电池片龙头厂商,硅料的涨价带动了硅片价格提升,而硅片又是制造电池片的原料,公司电池片业务的采购成本上升。
上游的涨价压力很大程度上向下游进行传导,最难受的恐怕是组件厂商,若组件价格不变,其自身盈利必然受冲击;若组件涨价,电站客户或许很难接受,光伏需求短期有可能出现萎缩。
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的背景下,市场普遍认为光伏行业前景向好,但对于终端电站而言,也不排除选择在产业链涨价的过程中减少新增装机,而等待产业链价格回归常态。
记者从业内反馈来看,现阶段光伏新增需求相对弱一些,也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。
通威股份大跌之际,不少机构给予了关注。首创电新团队指出,负面信息不影响通威股份基本面向好的趋势,根据其测算,2021年按照硅料成交均价10万元/吨、硅片成本2.7元/片,电池0.8元/W进行预测,通威2021年净利润67亿;2022年净利润有望突破90亿元。
(文章来源:证券时报)
(责任编辑:DF512)
郑重声明: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 聪明钱加仓!200亿零食 | 看不懂!同一基金经理的 |
这只股票今天一字涨停 | 重磅!真相浮现?特斯拉 |
去年营收均超千亿元 民 | 顺丰控股首季亏损近10亿 |
一季度营收增三成 万科 | 牵手华为智慧炼钢 华菱 |
宣传包装混淆概念 “网 | 明星站台不可轻信 监管 |
“强省会”时代 福州能 | 新能源汽车行驶数据价值 |
“三个福州”谋定主方向 | 上海描绘“十四五”新征 |
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: | 深交所副总经理李辉:发 |
2021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 | 湖南经济一季度开门红 |
全球日化用品巨头宣布将 | 澳经济复苏面临巨大挑战 |
美国白宫采取措施加速电 | 马斯克疯狂带货、狗狗币 |
习近平:中国承诺实现从 | 习近平:要像保护眼睛一 |
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 | 【早盘内参】易纲:央行 |
公募规模突破21万亿元 | 精选层公司频发高送转 |
降仓位 填洼地 抓龙头 | 今年来房地产政策持续加 |